北京,2022年7月28日——中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市場的發展已經經歷了近10年的時間,某些細分市場經歷過大規模爆發開始走向增速放緩,某些細分市場還處于培育期有待挖掘潛力。在眾多的行業實踐中技術也在不斷迭代。IDC發布《中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現狀及趨勢分析,2022》報告,天云數據成為技術圖譜典型的代表性廠商:MaximAI屬于遞增型,交付更好的業務成果;Gaea屬于變革型,有較高發展潛力。
天云數據為IDC自動化機器學習遞增型廠商MaximAI交付更好的業務成果
在自動化機器學習技術/熱點上,天云數據MaximAI屬于遞增型。遞增型這種新一代技術顯著改進了現有的技術類別,以交付更好的業務成果。就業務流程而言,該技術提供了超越當前最佳實踐的漸進式但可測量的改進。
天云數據MaximAI平臺可以通過Pipelines實現貫穿模型開發生命周期的開發流程,內置多行業的特征組件,自動特征、隱私計算等模塊,組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通過AI平臺提供自動化機器學習 (AutoML),進行超參搜索和神經網絡架構搜索,支持主流深度學習框架的自動調參,降低使用門檻。
實際應用中,在某大型石油AI認知平臺項目,天云數據以2個月構建12個石油應用模型PK掉IBM和微軟的2年2個應用模型。不僅提高了模型生產的效率,也批量化地解決石油勘探、開發、運輸等一系列生產問題。天云數據CEO雷濤基于項目榮獲國家級AI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發明獎。
在某大型金融保險集團保險推薦項目,通過風險和營銷雙模型驅動,一方面,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額;另一方面,幫助使保險公司選擇優質的客戶降低保險產品的費率。
天云數據為IDC智能決策引擎變革型廠商Gaea有較高發展潛力
在智能決策引擎技術/熱點上,天云數據Gaea屬于變革型。正如報告所說:在本次更新的技術圖譜中,處于變革型的技術漸少,處于遞增型的漸多。原因是中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市場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能夠產生獨角獸的賽道大都比較成熟。下一個階段有較高發展潛力的廠商多集中在變革型曲線上。
IDC預計,到2025年,超過60%的中國企業將把人類專業知識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NLP和模式識別相結合,做智能預測與決策,以增強整個企業的遠見卓識,并使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提高25%。
天云數據Gaea基于數據驅動,分布式并行化處理,支持橫向拓展和高可用;基于容器化部署的云原生微服務架構,提供獨立服務接口,可適用于多應用環境下使用;支持AI模型調用及集成,跨越從智能預測到業務決策的鴻溝。具有靈活配置,靈活部署,可擴展,實時性,可集成AI模型,高性能,AB測試,自主可控等優勢。
在實際應用中案例:某大型股份銀行-風控決策支持系統,以Gaea為核心業務邏輯承載工具,面向中小微企業單筆低于500萬元的貸款審批請求:實現了中小微企業貸款審批專家模型,以智能化模型助力貸款審批;提高了貸款審批效率,項目投產初期實現日審批量50,000筆,預期系統上線三年內日審批量平均可達到300,000筆,日審批峰值500,000筆。
某大型股份銀行金融科技扶持政策精準匹配系統,利用智能模型將政策文本(5000+)轉化為可執行策略,并形成知識包上線,當新政策入庫時,業務人員就可操作,最快30min即可進行熱發布。
某能源能源數據質量異常監測系統,利用天云數據Gaea實現了數據標準中關于數據質量的相關規則模型,以及算法模型。
IDC中國研究總監盧言霞表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領域幾乎每一次的市場爆發都依賴于重大技術突破。當前圖譜上所涵蓋的技術還在不斷迭代升級,未來3-5年都有可能形成高潛力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