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聯網周刊》、德本咨詢、eNet研究院聯合發布《2022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軟件獨角獸TOP50》榜單,天云數據Hubble數據庫登榜,實力再度得到認可。
榜單闡述:
“國產數據庫產業則在過去兩年表現搶眼,據統計在2020~2021年獲得融資的公司就超過40家,2021一年就有多達20家企業獲得新一輪融資。2022年這股勢頭依然不減,南大通用、天云數據、飛輪科技等都相繼拿到數億融資。
盡管2021年甲骨文、微軟、IBM、SAP四家國外大廠在中國本地部署RDBMS市場中合計占據45~50%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信創的快速推進,國內企業有望在關系型數據庫層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天云數據在關系型數據庫領域被IDC評為“創新者”
10月底,國際知名研究機構 IDC 發布《IDC Innovator:中國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報告正式發布》,根據IDC的最新數據,關系型數據庫在中國數據庫總體市場中的占比仍超過60%。
基于對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市場中廠商的綜合分析,評選出4家公司作為該領域的創新者,天云數據位居其列。在市場中展示了開創性的商業模式,且具有創新的技術能力。
升級替換Oracle是Hubble數據庫非常清晰的目標市場
試問:去Oracle到底是走MySQL路徑,還是走更貼近企業數據中心的Oracle路徑,實現數據庫的替代升級邏輯?
再問:通過MySQL路徑替換Oracle存在的哪些問題?首先,MySQL協議封裝路徑采用的是從業務視角進行分表分庫,會帶來大量業務冗余表,增加了應用的復雜度。其次,MySQL協議封裝路徑是延續性創新,屬于偽分布式,沒有做到數據細粒度切分,導致數據庫擴容、縮容受限,在集群規模在百臺級別,存在性能瓶頸。然后,MySQL路徑在的無法實現全局的二級索引,需要廣播模式查找;影響數據查詢效率。最后,Oracle數據庫自身也是具備強大的分析能力,MySQL協議封裝路徑缺少大量分析函數,無法進行AP分析。僅此四點,通過MySQL路徑替換就不是最優解。替換Oracle,不能以開源產品+服務工程的方式去完成經典產品的替換。這種替換本質是替代邏輯,用一堆工程邏輯去完成打補丁。
經典產品必須靠下一個經典產品來完成升級,天云數據Hubble數據庫擁抱Oracle陣營實現替代升級邏輯。2010年.天云數據在云基地就開始對分布式數據和機器學習進行產品研發,通過多年的摸索,從最開始的計算層、調度層、存儲層最后到解析層,自下而上,在沒有行業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最終走向了自研數據庫的道路,打造了代際更迭的無第三方開源代碼的HTAP數據庫Hubble。實踐中,在銀行A類核心系統國產化成功替換Oracle一體機。對比Oracle,單表3億記錄數量級下的用戶業務場景性能突破 Oracle 800并發瓶頸,1600 并發下依然保持線性穩定服務。同等并發下,平均響應時間和最大響應時間均優于Oracle,具有穩定的線性橫向擴展能力。
正如榜單闡述:
“國產替代也只是第一步,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培養一批真正能夠走出國門不怕外國制裁的公司。
所以,國產替代整體的推進進程注定不是一場分蛋糕的游戲,而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誰能夠抓住寶貴的“窗口期”,誰就具備了被扶持和發展壯大的資格與條件。
反觀現在很多軟件公司產品包含大量開源組件,短期內產品各方面可能會有顯著提升,但其安全性仍然有待考量,在后續的評估測試中有很大概率會被淘汰。
只有真正代碼自主可控的企業長遠看才值得被推崇,這也是企業未來面對國際巨頭能夠立足的底氣與根本。”
而這一切也是天云數據一直所踐行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