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基礎軟件信創產業的現狀究竟如何?未來又將會走向何處?


信創之根為自主研發天云數據Hubble數據庫系統自主研發率99.62%
談到信創,任何資質和獎項都要先讓位國產自研技術。作為信息的聚集體,數據庫是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至關重要。如何有效地保證數據庫系統的安全,實現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這不僅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更關乎國家的安全。天云數據,在沒有行業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潛心耕耘另辟蹊徑布局國產自研數據庫,輸出近四百萬行自研Go語言代碼。
2021年,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聚力攻堅基礎軟件,關鍵基礎軟件補短板,夯實開發環境、工具等產業鏈上游基礎軟件實力。在此背景下,工信部開展源代碼自主度測試方案,在400W+開源項目、10000W+組件數進行多維度自主度分析。天云數據公司自主研發的Hubble數據庫源代碼國產化率93%,系統自主研發率99.62%,是真正意義上信創數據庫。

信創,是基于改變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現狀、建立中國自主完整信息產業鏈、提升國內信息產業競爭力、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戰略考慮,逐漸發展演變出的創新產業。2006年,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核高基”列入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被普遍認為信創的起點;2020年央行成立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第一批“金融信創解決方案”出現,被公認為信創產業的應用實踐元年。
樹高葉茂,系于根深。數據時代,作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記錄和決策依據,數據庫的根基作用不容忽視。只有根扎得深咬得牢,才能汲取更多向上生長與向外延伸的力量。